科技潜力转化为现实产量 探索小麦高产路径→
成都还吸引了许多外国交换生毕业后留在这里。
秦时明月汉时关,古来征战几人回,边塞故事以文字的形式藏在简牍里,一个个饱含墨迹的字体印证着历史。2012年,甘肃省简牍博物馆成立,但是有简无馆,秦汉简牍依然躺在研究中心的仓库里,没有办法向公众直接展示。
今天,我们以汉字为荣,与2000多年前书写在大汉盛世简牍里的文字一脉相承。2007年,甘肃简牍保护研究中心成立,甘肃的秦汉简牍有了专门的保护机构。建设一座展示甘肃简牍的博物馆一直是甘肃简牍人的梦想。难能可贵的是简牍文字弥补的是历史留白处的故事,边读边写会让游客对边塞文化有更深刻的认识,也对汉字有更多的认同。作为一座向公众展示简牍文化、解析简牍故事的博物馆,甘肃简牍博物馆力求通过声、光、电与场景相结合的方式,将简牍中描写的人物、事件更加直接展示出来,带观众沉浸式读简。
在简牍故事里,边塞并没有想象的浪漫,正如唐代诗人王维的《使至塞上》当中提到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记,都护在燕然。因此,在甘肃简牍博物馆,读简讲故事,写简学书法相辅相成。笑容在每个人脸上绽放流露。
7月29日晚,青春InTime成都大运会运动员联欢会气氛热烈、欢乐十足。这是一场属于青春、属于友谊的派对。这里的高强度训练让我提升了球技,但更重要的是在切磋中增进了友谊。联欢会上,美国大学生运动员登台有板有眼地学起了川剧基本功法站独脚,引来满堂喝彩。
(本报记者陈城朱晓帆)。联欢会现场座无虚席,赛期的大运村内也是热闹非凡。
大运村联欢会上,中外青年艺术家倾情表演。多国歌手演唱《Panda之城》,伴着志愿者的热舞,点燃了现场气氛……大学生运动员、中外青年艺术家、大学生志愿者等年轻群体汇聚在这场洋溢着青春活力的联欢派对上。偶有羽箭成功入壶,所有人都会为投壶者欢呼,与投壶者击掌。在中国古代体育游戏投壶的体验区,许多外国大学生都尝试着将羽箭掷入壶中,一人投壶数人围观。
大运会是一座竞技场,也是一所学堂。推掌、架掌、托掌……在大运村太极体验区,多位外国运动员在老师的指导下蹲着马步、摆着手形,沉醉于太极文化之中,一招一式板正从容,颇有风范。为了在大运会上有卓越表现,美国羽毛球运动员齐娜塔莉早在一个月前就到了成都,和中国球员一起训练。在《茉莉花》《龙的传人》《我爱你,中国》等歌曲的伴奏中,他们的拳法或柔或刚,富有力量又极具美感。
这场专属大学生的盛会,亮点不只是在赛场之上。夜晚在大运村走走,总能看到体验新津绳编、成都皮影、夹江年画等中国非遗技艺的大学生运动员。
都是花一样的年纪,都有着对竞技体育的不懈追求,正如不少运动员所期待的那样——去遇见更强劲的对手,去遇见更多的朋友。世界各国年轻人可以借此收获友谊、体验文化、扩宽视野。
鉴于此,为了最大限度减少和降低大学生运动员的遗憾,国际大体联拓宽了运动员参赛资格,允许年龄放宽至27岁。因疫情影响险些与成都大运会失之交臂的大学生运动员有了重返大运会的机会,也有了重续友谊、并肩作战的舞台。成都大运会,不仅让世界各国年轻人爱上成都,更让他们在竞技中加强沟通和交流,让不同文化在此碰撞和邂逅,产生友谊的火花。根据国际大体联竞赛规程,年龄在18至25岁之间的在校大学生及在大运会举办前1学年毕业的往届大学生,均可代表所在国家或地区参赛。然而遗憾的是,成都大运会历经坎坷两度推迟,部分参赛运动员已经毕业离开了校园。在国风美妆区,一名南非运动员让化妆师给他描青黛、点花钿,妆化好了还不忘拿出手机自拍欣赏,甚是满意。
本报记者朱晓帆摄/光明图片友谊,始终是大运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武术套路比赛现场,身着唐装、灯笼裤,皮革束腕束腰的外国运动员的每次一次登场、每一套拳法,都能引爆场上观众的叫好和掌声。
本报记者陈城摄/光明图片大学生运动员在交换徽章。正如奥运冠军任茜、张家齐在联欢会后所说,大运会是非常好的交流平台,期待与世界各地的大学生运动员同场竞技、相互切磋,在比赛之余收获珍贵的友谊。
马来西亚羽毛球混双选手黄天启感慨: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再与搭档(萧皓珊)合作过,通过这次大运会找回了以前一起打球的感觉。体育赛场,亦是增进友谊的桥梁
1977年索菲亚大运会的比赛记录、2001年北京大运会的吉祥物、2005年伊兹密尔大运会上中国队选手胡凯在男子百米飞人大战中夺冠……一张张泛黄的照片、一幕幕动人的过往,将人们带回到大运会历史上的一场场经典比赛中。从1924年首届国际大学生运动会(大运会前身)举行,到1949年国际大学生体育联合会正式宣告成立,从1959年首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在意大利都灵揭幕,到如今第三十一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在成都举办,大学生体育运动的百年过往、大运会60余年历史,浓缩在成都大运会博物馆的8万件藏品、影像及电子文档资料中。经历过18届大运会的国际大体联秘书长艾瑞克·森超表示,未来国际大体联将会把更多的文件和展品陈列在成都大运会博物馆里。7月24日,成都大运会博物馆正式开馆,并于7月29日起对公众开放。
博物馆展厅面积达3300平方米,分布在主体育场D区的1层和6层。姚明、迈克尔·约翰逊、萨博尼斯……这些世界体坛名将有一个共同点——都参加过世界大学生运动会。
整个博物馆虽然面积不大,但丰富的展品让众多游客流连忘返,一张张历届大运会的精彩照片前聚集着不少游客打卡留念。在博物馆门口,伴随国际大体联会歌《让我们欢乐吧》的悦耳旋律,签名熊猫雕塑迎接人们的造访。
在成都大运会开幕式所在地东安湖体育公园主体育场里,坐落着成都大运会博物馆,记录了他们的身影,并展示了历届大运会的精彩时刻、赛场内外的故事。走进博物馆6层展区,从宽阔的观景平台望出去,成都大运会主火炬熊熊燃烧,东安湖体育公园的美景一览无遗
在成都大运会开幕式所在地东安湖体育公园主体育场里,坐落着成都大运会博物馆,记录了他们的身影,并展示了历届大运会的精彩时刻、赛场内外的故事。博物馆展厅面积达3300平方米,分布在主体育场D区的1层和6层。走进博物馆6层展区,从宽阔的观景平台望出去,成都大运会主火炬熊熊燃烧,东安湖体育公园的美景一览无遗。经历过18届大运会的国际大体联秘书长艾瑞克·森超表示,未来国际大体联将会把更多的文件和展品陈列在成都大运会博物馆里。
整个博物馆虽然面积不大,但丰富的展品让众多游客流连忘返,一张张历届大运会的精彩照片前聚集着不少游客打卡留念。7月24日,成都大运会博物馆正式开馆,并于7月29日起对公众开放。
在博物馆门口,伴随国际大体联会歌《让我们欢乐吧》的悦耳旋律,签名熊猫雕塑迎接人们的造访。姚明、迈克尔·约翰逊、萨博尼斯……这些世界体坛名将有一个共同点——都参加过世界大学生运动会。
1977年索菲亚大运会的比赛记录、2001年北京大运会的吉祥物、2005年伊兹密尔大运会上中国队选手胡凯在男子百米飞人大战中夺冠……一张张泛黄的照片、一幕幕动人的过往,将人们带回到大运会历史上的一场场经典比赛中。从1924年首届国际大学生运动会(大运会前身)举行,到1949年国际大学生体育联合会正式宣告成立,从1959年首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在意大利都灵揭幕,到如今第三十一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在成都举办,大学生体育运动的百年过往、大运会60余年历史,浓缩在成都大运会博物馆的8万件藏品、影像及电子文档资料中